致高敏感人群:不必难过,「玻璃心」是种美好的天赋

神经极度敏感、真诚善良具有同情心、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爱幻想爱做白日梦,与此同时还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这不明摆着是 双鱼座  高敏感人群嘛

“高敏感”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夫妇伊莱恩·阿伦和亚瑟·阿伦提出,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人属于高敏感,成人或儿童都可出现。但它绝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性格。

高敏感的特征,你占几条

1.想得多

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是“三思又三思”,迟迟没法下决定;格外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一句话、一个眼神也要反复揣摩;常在别人批评自己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生怕对方讨厌自己。

小编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热恋中的她,男友10分钟没回信息,她就会怀疑男友是不是出轨了;同事的一句无心之言,她总忍不住琢磨是不是在针对自己。

想太多的后果,一方面,身边人往往觉得他们做事效率低、优柔寡断;另一方面,他们的这种自我折磨,很容易让他们陷入疲惫、痛苦、焦虑的状态中。

2.容易受到惊吓

一个电话铃声、一个人影都能将他们吓一激灵,睡觉一有声响,就会被惊醒,睡眠质量非常差,常常怀疑自己得了神经衰弱。

3. 情绪反应大,同理心强

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人的情绪,对别人遭受的痛苦特别能感同身受,替别人难过。

他们大多泪点低,有的孩子会因为动画片里的小动物死去而放声大哭,有的会对常人看来根本不煽情的情景而感动不已。

4. 敏锐察觉细微刺激

如果将接受刺激比作渔网,常人的网眼大,而高敏感者的网眼很小,他们总能感知到很细小的东西,如声音、光线、气味等细微变化。

在常人看来他们“很挑剔”,无法忍受不舒服的鞋子、微弱的疼痛、电视的噪音,甚至清晨的光线。

由于高敏感的特点,他们总是被人误解,经常被贴上“玻璃心、矫情、神经质、难相处,甚至是人格缺陷”的标签。许多高敏感人自己也无法理解接纳自己,活得疲惫而痛苦。

无需难过,高敏感是种天赋

看似高敏感的特征带来的都是消极影响,其实不然,高敏感者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能驾驭好,将是一份天赐的礼物。

《高敏感是种天赋》一书,详细地罗列出了高敏感者所具备的一系列天赋: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危机处理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善于深入且多元的思考;富有同理心,很会换位思考;敏锐的直觉,非凡的创造力等。

作家赛珍珠(Pearl S.Buck)也曾经说过:“在任何领域,真正的创造性思维都是由一个天赋异禀的、有着超乎常人敏感度的人开启的。”

高敏感者虽然对痛苦敏感,但对待幸福也同样深刻,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树上的小鸟、墙角的小花,都能让心情愉悦,他们就是这样敏感地爱着生活、爱着世界呀。

高敏感不是诅咒,而是天赋,它只是“中性”存在,如何与它和谐共处,让它积极发挥作用,是一门我们值得学习的学问。

如何与高敏感握手言和

1. 自我接纳

学习了解高敏感人群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理解我们的一些行为,人格特征很难改变,那就不如接受它,学会接纳自己,以开放的心胸接受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性格无好坏,我们如何看待更重要。

2. 发现并控制敏感源

由于高敏感人群易受刺激,很多外界的信息一股脑涌来便让人不适,找到触发敏感来源,并懂得避开就很关键。

控制刷手机时间以减少让人不安的信息,减少过多的人际交往,或者有意识避开嘈杂环境、恐怖电影等。眼罩耳塞、降噪耳机你值得拥有,漫漫长夜再也不用担心外界刺激而神经衰弱~

3. 及时喊“停”

当察觉到自己太敏感的“老毛病”出现时,要警醒地把自己分开成两个人,告诉自己:那边那個敏感、想很多的人不是我,赶快从里面跳出来。

如果情绪容易升温、容易响应别人需求,不妨先在心中默数5秒,缓冲、冷却后再反应。

4.建立自己的边界感

面对周围人的情绪宣泄,我们无需默默忍受,要学会拒绝,避免负能量的攻击,別让你的善良与同理心成为负担的枷锁,要学会建立边界感来保护自己,要知道,有时候“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图源:网络)

5.学会释放压力

由于高敏感者能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或心情,因而容易感到心累,不妨适当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获得愉悦感。独自在安静温暖的小屋里看场电影,听听舒缓的音乐,做瑜伽、冥想等都可以帮助解压。

适当降低自我要求,降低焦虑感,我们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而是要为自己而活,允许自己犯错,接受自己偶尔是一个平庸、无用但自由快乐的人,这样才能放松心态,轻装上阵,活好未来的生活。

写在最后

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人幸福,也无需为所有人的幸福买单,高敏感这种人格特质不应该成为枷锁禁锢我们,反而我们应该把它当做钥匙,利用它打开自己的幸福生活。

粉丝福利

想要通过科学测评来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是属于高敏感人群?最新上线「高敏感群族问卷HSP」,限时5天9.9,不要错过,小编亲身试验,很准!

点击图片进入测试

参考资料:

[1] 王超.教你4招告别“玻璃心”[J].人人健康,2022(15):49.

[2] 柳恽.总是想太多,高敏感人群该如何自救?[J].人人健康,2021(22):26-27.

[3] “你太敏感了”:14种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痛苦 (baidu.com)

上海外菜会所(文章图源:摄图网、网络)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