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整整20年我从抑郁症确诊为双相,4点忠告一定要看


关注“好心情互联网医院”视频号,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我是一个接近知天命的中年男人,一个抑郁症、躁郁症的康复者。

经历了很多次抑郁发作,但幸运的是,经过治疗都能缓解。之所以把我的故事写下来,一是当自己再次陷入抑郁泥潭时有以前的康复经历来参考,增加信心;二是想让罹患抑郁症的你或你的家人,特别是第一次面对疾病不知所措的时候,有勇气面对,尽早发现和治疗,树立信心,走向康复。

抑郁症最怕的是没有希望。但是,绝不要放弃希望,因为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01

第一次惊恐发作和抑郁发作

思绪回到1994年的夏天,一切都近在眼前,就像撕开伤疤般不堪回首。

彼时的我正读大二下学期,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就业条件,我决定备考计算机等级证,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剩余时间都埋头于备考中,却忽略了日常课程。

春夏之交的一个夜晚我莫名其妙地整宿未眠,心情变得异常烦躁不安。看着白茫茫没有任何笔记的基础课程书籍,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重要的期末考试,还有英语四级考试……

可是焦虑让思维一片空白,注意力无法集中,看不进去任何书。就这样,我人生第一次的惊恐发作来得猝不及防。当时我正在看同学打排球,突然间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脏狂跳不止像要蹦出来似的,随即眼前花白一片,天旋地转,仿佛下一秒就要死去。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难以言表的痛苦,我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惊恐发作在之后的几天里发生了几次,随后逐渐缓和,但失眠、无食欲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躯体症状将我紧紧包裹。

当时家人的鼓励起了很大作用。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父母每周两三封的书信成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念。

(父母的信件我一直保存着,弥足珍贵)

转机发生在八月上旬。身为中医的母亲带我看了一位心内科医生,倾吐病情之后是放松和释怀。几天后母亲给我几片药,她并没有告诉我是什么药,只是叮嘱服用。

大约一周后的一天早上,我第一次没有早醒。起来后,重新感受到了喜悦和放松。这熟悉的一切又回来了。

很多年以后,母亲告诉我,这是一种三环类的抗抑郁药,也并不是心内科大夫的医嘱,而是母亲记得有这种疾病和药物。

这仅是我个人的初次患病及治疗经历,千万不要被我上面的服药情况误导。不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药并不可取,贸然地减停药更是大忌。

02

“黑狗”再次来袭

在2016年秋,那是一个微凉的早晨,我两点来钟醒来再也睡不着了,随之到来的还有焦虑、烦躁和慌乱感。这一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连轴转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难以应对。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都处在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中,没有娱乐没有运动,情绪就这样一步步滑落。

白天,这些症状愈加明显,无法静坐,没有食欲。我私自到药房买了文拉法辛,晚饭后按说明书吃了一片,结果在入睡前,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头晕目眩,副作用让我无法安静入眠。第二天匆忙到医院开了点多虑平,吃上以后情况好转很多。此时的我,还以为病已治好,而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病程的开始,于是又坚持着上班了。

依然是高压的工作环境。某日我加班到深夜赶一份PPT材料,第二天领导就这份材料提出批评,认为我并没有用心去做。想着自己熬夜赶稿,想着自己写作时的那份认真和投入,我无法接受。这时情绪已然无法控制,便和领导发生了激烈地争执,随后情绪崩溃。

之后几天请假在家。虽服用多虑平,但躯体症状越来越不受控。白天如惊弓之鸟,如临大敌,诚惶诚恐;晚上睡觉前思绪不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和妻子商量后,我俩决定去当地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挂了一个专家的号,初步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并且大夫让我住院治疗,已经不能再拖了。

还好我没有自残或自杀的倾向,不需要陪护。前二十天是比较难受的,药物没有起效,情况也没有好转,我已经分不清恶心和头晕是疾病本身带来的还是药物的副作用。不管怎样,起码没有恶化,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

好转发生在二十天后,先是有了食欲。我告诉妻子我想吃东西了,她赶忙在肯德基买了一份全家桶,我俩就这样在病房狼吞虎咽。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临床上已经治愈,我出院了。

出院第二天我就上班了。更换了工作内容,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我的恢复。我按医嘱逐步停药。最后只留下一种抗抑郁药,足剂量一直服用到2017年年底。

时间来到了2018年,经过一年的治疗,我的病情逐渐平稳了,工作生活也回到了正轨上。可是,我却犯了一个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错误——擅自停药。

复发给我的教训就是:决不能擅自停药。减药过快随即带来的是更长的恢复期,更大的剂量,更为波动的症状。

03

确诊为Ⅱ型双相情感障碍

2021年的春节本是全家团员、热热闹闹的日子,可是我仿佛坠入黑洞中般无助。父母做了一桌好菜,可我一点也吃不进去,电视的声音此时也变得嘈杂,让我悸悸不安。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复发了,还能好吗?多长时间能好?需不需要换药?一连串的穷思竭虑,更让自己无法心态放松,一时心绪乱如麻。

这次住院的体会是明显好得慢。另外,我还增加了一个奇怪的症状——好几天坏几天。好的时候吃饭睡觉都正常,但似乎差点火候;坏的时候,心情糟糕,没有食欲,但明显比入院时强。随着治疗剂量达到最大时,这种症状仍然存在,只不过好的时间更长些,坏的时间更短些。

出院后仍有这样规律的波动。基本上是两周病情稳定,五天到一周的抑郁。甚至我出院的当天也出现了波动。

我想到了2016年首诊的大夫,他现在已是专家级别了,每周只出诊半天且号非常难挂。我想和他做一个长谈,医院面诊顶多给我15分钟时间,这时我想到了“好心情互联网医院”电话咨询。

我和专家大夫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话问诊。他这次非常详细地问询我大学期间患病的整个过程。我很奇怪,为什么他对我第一次发病聊的最多,近期发病反而不是重点。后来我知道,青春期乃至成年早期的疾病史,对于疾病的诊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我被确诊为躁郁症,准确的说是Ⅱ型双相情感障碍,即“软双相”。

专家大夫告诉我,躁郁症的确诊平均需要8年时间,而我则长达20余年。 

确诊后,我心情反而很平静,终于弄清自己到底是什么病了。下一步,就按医嘱调整药物,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大夫增加了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我忽好忽坏的情绪体验逐渐缓和了下来。如今的我,已经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了。

从患病到治愈,从抵抗到相处我总结出一些经验:

  1.抑郁症的本质是一种疾病,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

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如果想做心理治疗,也请到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找大夫。

  2.遵医嘱坚持足疗程、足剂量的服用药物,切忌擅自减药、停药。

药物治疗是公认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不要排斥药物,不要道听途说“让人变傻”,全世界有多少人因为药物而获益!

  3.学会与疾病“共存”。

时常听到不少人说“战胜抑郁症”,其实我更倾向于控制抑郁症或者抑郁症的康复,接受它承认它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4.学会识别复发征兆。

比如我会感觉毫无食欲、睡眠不佳、心情烦躁等。而这些症状因人而异,大多数都与其躯体症状相吻合。发现复发及时就诊是最佳选择。

(文章图源:摄图网)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这位经历过数次曲曲折折的朋友:

您好!刚读完您的来信,首先我们非常感谢您毫无保留地诉说了自己长达20余年反复复发的生病过程。信中您写下了自己的真实事件,从惊恐发作→抑郁发作→抑郁多次发作→确诊Ⅱ型双相情感障碍等等的经历过程。把这些经历写下来的初衷:一是当自己再次陷入抑郁泥潭时有以前的康复经历作参考,增加自己治疗信心;二是希望能帮助更多抑郁患者如何避坑,少走弯路、排忧解难和重拾信心。

由此,见字如面,我想您一定是一个善心、严谨、仔细的人。

同时您还帮助我们医生做了很好的宣教工作,用自己“停药复发和几次减药复发”的血淋淋教训告诫了他人,精神疾病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和重要性。呼吁他人切莫有病乱投医,一定要在精神专科医院找专业大夫进行治疗。渡己渡人,您很棒!

回顾整个的生病过程,很庆幸您有个好妈妈、好妻子,帮助度过了一些艰难时刻。又觉得很惋惜:一是一开始的治疗不规范,让您没有治疗彻底;二是因为您的想当然以及复发后当时的主治医生没有根据情况重新制定治疗方案,让您有了后边多年的反复复发迹象。

之后您增加了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这个药,虽然病情较稳定了,鉴于以往多次复发,必须要定期就诊。建议长期服用丙戊酸钠者多加关注血药浓度及每3个月来院检查肝功能等情况。

朋友,您信中告诫大家也告诫自己,说:要与疾病“共存”,要承认和接纳,其他的交给大夫和时间。很高兴能有这个觉悟。

是的,“抑郁症是生命里寒冷的冬天”,但这个冬天里有足够的温暖慢慢就会到达我们期待的春天!遵医嘱坚持足疗程、足剂量的服用药物和家人的关爱就是我们需要的温暖……



上海外菜会所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上海外菜会所 关注微信

上海外菜会所 下载APP

上海外菜会所 意见反馈